
破局增长:2025年企培业半年度数据洞察与下半年趋势前瞻!
尽管市场挑战重重,需求依旧旺盛
当行业普遍感叹"2025 年市场更难" 时,一组数据却给出了不同答案:华师兄弟 2025 年上半年总排课量达15973 天,同比增长10%;合作培训机构突破 4000 家,新增500多家,覆盖全国169个城市。这组逆势增长的数据,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绩单,更折射出企业培训行业在挑战中的韧性与新机:尽管市场挑战重重,需求依旧旺盛!透过数据表象,我们得以窥见行业变革的深层逻辑,为培训机构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找到确定的增长路径。
01企培市场正经历空前的分化与重构
从区域维度看,江浙沪、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地区需求旺盛,广东省以 2827.99 天的排课量领跑全国,深圳市单城排课达 867.51 天,成为企业培训的 "超级市场"。这种区域不均衡背后,是产业集群与经济活力对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,也为培训机构提供了清晰的市场拓展地图。
02行业需求的此消彼长更值得关注
银行业排课量同比下滑14%,反映出金融领域预算收缩与转型阵痛;而公共服务业、电力行业需求却逆势上扬,其中电力行业在AI应用相关培训的增长尤为显著,排课量达941.84天,较去年同期近乎翻倍。这种结构性变化揭示了一个核心趋势:培训需求正从传统行业向新兴领域、从通用能力向专业技术快速迁移。
03保险业:韧性增长背后的需求聚焦
与银行业形成对比的是,保险业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,排课量同比增长显著,且连续 5 年保持增长态势。
平安人寿(111.49 天)、中邮人寿(110.92 天)等头部企业需求旺盛,增员、产说会、寿险营销成为核心课题。其中 "增员" 课程需求达 74.33 天,"产说会" 相关培训 112.17 天,反映出保险业在市场竞争加剧下对队伍扩张与业绩推动的迫切需求。
保险业的市场化特性,使其成为培训行业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之一,而能提供 "实战化、结果导向" 服务的机构将持续受益。
04制造业:头部集中与咨询需求爆发
制造业培训需求呈现 "总量攀升、头部集中" 的特点,总排课量达 3775.88 天,其中电子 / 科技 / 电器(823.34 天)、重工制造(702.51 天)、轻工制造(593.99 天)成为三大支柱领域。
值得关注的是,民营企业,特别是电子电器与轻工制造类企业,咨询需求暴增,聚焦于电商转型、出海战略等领域。广东省以 687.02 天的制造业排课量领跑全国,印证了产业集群与培训需求的强关联性。
制造业的需求变化表明,单纯的技能培训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,融合战略、运营、技术的复合型咨询服务将成为市场主流。
05AI 浪潮的影响已深度显现
上半年AI相关课程排课量达339天,其中AI趋势与应用(2014.06天)、AI办公技能(654.31天)成为企业最迫切的需求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AI培训已从概念普及转向实际应用,电力、制造等实体行业的 AI 课程占比显著提升,标志着技术赋能正成为企业培训的新增长极。
在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,华师兄弟的增长密码颇具启示:通过184场活动覆盖3万多培训机构,合作机构数量增长13.8%,创下4000家合作机构的新高。这种 "平台化+生态化" 的模式,不仅抵御了单一行业波动的风险,更构建了可持续的增长引擎。
二、 行业洞察
下半年市场的五大确定性机会
市场预算持续下探与价格战愈演愈烈,将成为下半年企业培训行业的常态。这种压力倒逼行业从 "规模扩张" 向 "价值深耕" 转型,也催生了五大确定性机会:
01AI深度应用将重塑培训形态
从数据看,AI已从"风口概念"下沉为"基础能力",AI办公效率、AI工作应用等实操课程需求暴增。下半年,AI与各行业的融合培训将迎来爆发,如电力AI应用、制造业AI生产等垂直领域,以及AI课程开发、AI管理等培训从业者赋能领域,都将释放巨大需求。华师兄弟即将推出的 "AI赋能营销" 培训项目,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前瞻性布局。
02招投标能力成为生存必备技能
随着公共服务业、大型企业培训采购的规范化,招投标已从 "加分项" 变为 "入门券"。数据显示,具备成熟招投标体系的培训机构,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中标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。下半年,招投标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培训机构在政府采购市场的份额,系统提升招投标策划与执行能力刻不容缓。
03咨询式培训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
单纯的课程交付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,融合诊断、方案设计、落地辅导的咨询式培训项目增长迅猛。王颖老师团队在薪酬绩效、组织体系等领域的咨询项目,单个项目金额最高达 29.8 万元,且客户续约率超过60%,印证了 "解决方案型服务" 的市场价值。下半年,具备咨询能力的培训机构将在头部企业市场获得显著优势。
04关键行业深耕与异业拓展并行
制造业培训需求集中在头部企业,电子、重工等领域需求上升;银行业虽整体下滑,但邮政储蓄银行等逆势增长,显示行业内部仍有结构性机会。同时,跨行业资源整合成为新趋势,培英会等平台通过 "利他、开放、乐学" 的价值观,已整合 150 + 会员机构,这种 "主行业坚守 + 异业资源整合" 的模式,能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波动风险。
05交付能力决定生存底线
据案例分析,"诊断-定制-陪跑-落地" 的全链路交付体系,能使客户续约率提升超60%。下半年,培训行业的竞争将从 "前端获客" 转向 "后端交付",那些能将 "课程内容" 转化为 "实际成果" 的机构,将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。
三、趋势与破局
培训行业的趋势发展与破局之道
2025 年的企业培训行业,正站在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。市场预算的持续收缩、价格战的白热化、行业波动的加剧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信心受挫,如同四面来袭的浪潮,考验着每一家培训机构的生存智慧与转型决心。
然而,浪潮之下往往暗藏新机 —— 那些能精准洞察趋势、主动破局的机构,不仅能抵御冲击,更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。接下来我们一起剖析当下行业的四大核心趋势,并针对性地给出经过实践验证的破局策略,为企业培训机构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找到清晰的前行路径。
01市场预算持续下探,经营压力加剧
企业培训预算整体呈收缩态势,成本控制成为企业选择培训服务时的核心考量因素,单纯依靠传统课程交付的模式越来越难以立足,行业已进入 “价值比拼” 的新阶段。
破局之道:以 “规模 + 创新” 对冲预算压力
扩大市场覆盖范围,通过 “多客户、小订单” 的模式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,分散风险。例如华师兄弟通过 184 场活动覆盖 3 万多家培训机构,新增合作机构 500 多家,凭借规模效应有效摊薄了成本。
积极推出创新性产品,以差异化打破价格内卷。像 “管理魔法镜?、赢战山河” 等创新版权课程,将游戏化学习与管理实践相结合,溢价能力提升 30% 以上,能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,从而赢得市场。
02价格战白热化,招投标规范化
行业内低价竞争愈演愈烈,与此同时,政府采购及大型企业培训采购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,招投标能力已从 “加分项” 转变为 “必备项”,缺乏标准化流程与专业能力的机构将逐渐被市场淘汰
破局之道:以 “专业 + 产品” 赢战招投标
强化招投标能力,推出 “中标训练营”,通过实战拆解方案策划、标书制作、讲标答辩等全流程,帮助机构提升政府采购中标率。有案例显示,某机构参与训练营后,在公共服务业项目中的中标率从 15% 提升至 40%。
打造高价值产品体系,推出 “从诊断到陪跑” 定制化人力资源全链路咨询项目。该项目以 “三维交付团队”(项目专家 + 项目经理 + 项目老师)提供系统化诊断、精准化定制、成果化落地、个性化陪跑服务。如王颖老师团队的案例,此类咨询项目客单价达 10-29.8 万元,客户续约率超 60%,远高于纯培训业务,能在激烈竞争中凭借高价值脱颖而出。
03行业波动加剧,异业竞争凸显
部分传统行业的培训需求不稳定,如部分金融领域,同时跨行业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,单一行业依赖型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较弱,生存压力增大。
破局方法:以 “坚守 + 整合” 穿越行业波动
在深耕主行业的基础上,通过生态平台实现异业资源整合。例如华师兄弟的 “培英会” 聚合了 150 多家会员机构,成立了金融、商学等近 10 个领域分会,推动跨行业客户共享与能力互补。加入该平台的会员机构,客户获取成本降低 30%,项目成交率提升 25%,有效增强了在行业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。
04市场不确定性上升,行业信心受挫
企业经营节奏与培训需求的匹配难度加大,多数机构对市场走向判断模糊,缺乏清晰的战略与转型路径,陷入 “固守旧模式却无新方法” 的困境,整体行业信心受到影响。
破局方法:以 “学习 + 对标” 重塑增长信心
通过 “培训机构总裁特训营” 实现行业对标与能力升级。该特训营累计开课26期,覆盖2000多家机构负责人,解析企培业46年演变史、华师产品研发工艺、新时代营销闭环设计等内容,已帮助600多家机构实现5倍增长加速,让机构明确 “价值交付 + 生态协同” 的转型方向,重塑在不确定市场中的增长信心。
市场的艰难,本质上是淘汰落后模式的过程。从华师兄弟10% 的排课量增长,到 4000 家合作机构的信任,再到 10 余家机构在闭门会上的当场签约,这些事实都印证了一个道理: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,唯一确定的是 "价值创造" 的能力。
下半年,企业培训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课程的比拼,而是体系能力的较量。那些能洞察趋势、快速转型、坚守价值的机构,不仅能穿越周期,更能在变革中占据先机。正如行业观察者所言:"市场永远在奖励那些提前准备的人,企业培训的下一个黄金时代,属于那些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赋能者。"
上一篇:华师兄弟第27期机构总裁特训营赋能企培业逆势新动能!
下一篇:没有了